下定決心做試管後,就會開始紀錄每趟回診及費用。
因為國泰離我們比較方便,加上有同學也在那裡做人成功,
雖然她只是吃排卵藥的階段就幸運當媽媽了。
反正這次就是鐵了心的來試一次試管,連人工都不想浪費,直接進試管療程,
要進療程之前,也還是要做一些檢查,確保子宮及卵巢是否機能正常。
不孕檢查的部分:
挨針統計:
抽血:2次
埋軟針:1次
試管療程開始:
試管療程IVF_超音波覆診/終於畢業了!/葉酸劑量mg/ug
挨針統計:
抽血:5次(大多是1星期抽一次,但打排卵針時,連續3次都2天就抽一次)+1次(驗孕β-HCG指數)
排卵針+破卵針:17+1針
全身麻醉埋軟針:2次 (含子宮鏡瘜肉切除)
黃體水針(普潤寶):13支
懷孕挨針統計:
抽血:1次(β-HCG指數)
黃體油針:1支
黃體水針(普潤寶):34支
黃體油針:1針
挨針總計:78針
神明來集氣:
費用方面:
每個人的體質和對藥劑的反應不同,
所以用藥也不會相同,只是好像大家還是都會打"果納芬"(最貴的一支針,6千左右),個人總共用了4支。
我也有看到有人破卵針打3針的,也有人排卵針沒打那麼多支的,所以真的看對用藥的反應。
而人工IUI和試管IVF,費用上最大的差異,
就是在取卵的部分,人工是不需要取卵的,也就沒有所謂的精卵顯微注射及胚胎培養,
畢竟全身麻醉算是件大工程,所以費用也比較高,精卵顯微注射和胚胎培養也是。
還有多一個凍卵的費用,人工IUI就是當次卵在子宮內和篩選過的精子相遇,所以卵的品質如何,就不得而知。
但試管IVF,取完卵後,還可以把剩下可以用的胚胎凍起來,如果失敗了,就下個療程用,成功了,就之後想生再去殖入。冷凍費一次是以一年計費。
心得:
其實之前會一直排斥做試管,一方面是覺得很花錢,加上成功機率也才50%左右,
一方面就是對打針有障礙(畢竟連抽個血都可以暈針個1、2個小時),所以才會拖到37歲高齡才下定決心去做。
做試管剛開始可能還還意志高昂,就算一天打了2、3針排卵針,也不會覺得苦,
個人對排卵針沒有產生什麼副作用,也沒有體重變重的情況發生,所以應該還是依個人體質。
但到後面成功受孕,開始打黃體素時,真的會覺得時間有渡日如年的感覺,
一方面擔心寶寶有沒有健康長大,一方面你的肚子已經挨了2個月的針,佈滿針孔,
但最重要的是,心裡的壓力,真的是蠻大的,因為你只能盡醫生說的方式盡了全力去做,
加上每個星期都要回診看狀況,每次回診都在等待醫生宣布什麼好的、壞的新問題。
心裡壓力真的蠻大的。
曾在一個節目上看一位婦產科醫生說過,
女生如果想生小孩的話,最後的通諜歲數在37歲一定要把第一胎生掉,
等到38歲開始卵子的品質會快速的下降,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來著。
賴醫生和他的團隊們都很親切,只不過賴醫生真的很忙,要生殖中心又要門診的,
但只要有任何問題詢問諮詢師,都可以得到解答,有任何問題打電話回去也可以獲得答案。
雖然生殖中心並不大,但覺得有感受到滿滿溫馨的感覺。
而且如果假日臨時有任何問題,直衝急診室,也可以調到你的病歷資料,完全不會有銜接不上的問題。
個人很推!!
費用的部分,會分3塊,第一個是不孕檢查的費用、另一個是進IVF/試管的費用,最後則是確認懷孕後的黃體素補充費用。
不孕檢查:
試管療程:
黃體素補充:
注射費:1,191元
總金額:221,241元